近年来,泸水市紧抓政策机遇,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光照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让群众享受“阳光收益”,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新动能。
在老窝镇中元村的大山深处,密林环抱、山高坡陡,群山间一排排光伏发电板错落有致,电站检修班长普超和检修员任生威正在对光伏组件、逆变器、变压器、汇流箱等关键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在怒江州泸水市中元村投资建设光伏项目,主要依托怒江的资源禀赋、政策驱动和发展需求共同促成了光伏电站的落地,既实现了清洁能源开发,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元光伏电站检修员任生威向记者介绍。中元光伏电站项目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建设运维,项目位于泸水市老窝镇中元村,占地面积540.93亩,总装机容量31MWP(兆瓦),于2023年12月全容量并网发电,电流主要通过35kv(千伏)金元线输送至220kv(千伏)金岭变电站,年平均发电量3036万KW·h(千瓦时)。“光伏发电过程不产生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太阳能为可再生能源,在节省燃煤,减少CO2(二氧化碳)、SO2(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效果上,节约标准煤16715.34吨,减排二氧化碳41662.98吨。”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元光伏电站检修班长普超说。而光伏发电不仅提供了清洁能源,还充分利用“光伏+农业”的模式,提升土地利用率,当地农民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板下种植和本地就业获得增收。老窝镇荣华光伏发电站是怒江首座农光互补光伏发电站,占地1600余亩。在一排排光伏板下,毛泽金正和同事一起开展日常巡检。“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每块光伏区里面动态检查,对光伏板下做农活的,或者放牲口的,对他们进行劝告,还有一个是修补周边围栏。”泸水市老窝镇荣华村村民毛泽金一边干活一边向记者介绍他的工作内容。

毛泽金是泸水市老窝镇荣华村村民,荣华光伏发电站建成后,他被聘为电站保安,不仅获得了工资收益,还通过土地流转获得了土地租金。
“自从有了发电站,我们沾了不少光,不仅可以获得山坡土地租金,还可以在电站打工,不用出家门口,就能挣到养家钱。”毛泽金开心地说。板上发电、板下种植。记者看到光伏板下,一行行松花菜种植整齐,绿意盎然,不少农户还种了蔬菜、青贮饲料等。“光伏项目总体来说可以的,现在年轻人出去打工,闲置着的土地被光伏利用也是一种收入,能够维持家里的日常开销。”泸水市老窝镇荣华村村民杨唱张说。现在他还利用光伏+农业”的模式,在光伏下面种了30亩蔬菜、青贮饲料包谷等。“老窝镇目前有两个农光互补项目,占地面积2100亩,有42户农户受益,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获得收益2700万元左右。”泸水市老窝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廖成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新能源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不断探索光伏板下经济作物种植,推出“农光互补”发展模式,带动农业种植、药材栽培等产业发展,最大限度发挥光伏电站的效益,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