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之所以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
我国是石油进口大国,高度依赖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和天然气,这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国家的能源安全。
发展新能源发电可以降低对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从而增强国家的能源独立性。
能源多样化:
新能源发电,如太阳能、风能等,为我国的能源供应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有助于降低能源供应风险。
二、环境保护与生态可持续
新能源发电通常不产生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这对于实现我国的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能源发电,如煤炭发电,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新能源发电则几乎不产生污染物,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体健康。
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在逐年提升,这体现了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绿色转型的成效。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数据,2024年8月份,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当月全社会用电量的40%。
同时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占总发电装机比重超过40%,达到40.7%。
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5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0.9%,约占全部发电量的35.5%。
其中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合计达134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3%。
新能源发电的具体类型及占比:
风力发电在新能源发电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发电量及装机规模均持续增长。
太阳能发电同样作为新能源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太阳能发电的装机规模和发电量也在不断提升。
生物质发电虽然占比相对较小,但也在逐步发展。
新能源发电的市场化交易情况:
2023年全国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达6845亿千瓦时,占全部新能源发电的47.3%。这表明新能源发电在电力市场中的占比正在逐步增加。
随着能源转型的深入推进,新能源发电在电力市场中的占比将继续提升。
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在逐年提升,且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这得益于对新能源发电的重视和支持,以及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